今天给各位分享异丙叉丙酮的密度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异丙叉丙酮在3种溶剂中的n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4-甲基戊烯酮结构式
- 2、丁酮气体密度
- 3、甲基异丁基甲醇的制备方法:
- 4、异丙叉丙酮怎么分解
- 5、78-59-1简介
- 6、异丙叉丙酮的介绍
4-甲基戊烯酮结构式
-甲基戊烯酮(也称异丙叉丙酮)有两种异构体,其结构为:(A)CH 2 ==C(CH 3 )—CH 2 —CO(CH 3 ),(B)CH 3 —C(CH 3 )==CH—CO(CH 3 )。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在λ max =235nm(ε=12000)有强吸收,另一个在220mm以后无强吸收。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,并说明原因。
结构式如下:CH3 | CH3C=CH-CO-CH3 | CH2 希望这可以回答你的问题!如有其他问题,请随时提问。
-甲基-3-戊烯-2-酮,以其国标编号33588和CAS号141-79-7知名,中文名包括甲基异丁烯甲酮、异丙叉丙酮和异亚丙基丙酮。它的分子式是C6H10O,具体表现为无色、透明且具有强烈气味的油状液体。
顺-4-甲基-2-戊烯的结构式为 顺-4-甲基-2-戊烯,一种化学品,分子式C6H12,外观为无色液体,分子量84.16,闪点-33℃,熔点-134.4℃,沸点58℃,不溶于水,溶于乙醇、丙酮、乙醚等。相对密度(水=1)0.67,相对密度(空气=1)2.90,低闪点易燃。主要用于有机合成。
四酮(tetraketides) 该类物质已发现的数量较少,T.harzianum 产生的哈茨吡啶酮(harzianopyridone)(21)(Dickinson et al.,1989)来自四酮与天冬氨酸的反应,化学结构式见图3。
基本信息:英文名称:dynascone化学式:1(5,5二甲基1环己烯1基)4戊烯1酮分子式:C13H20O分子量:1930CAS编号:56973854化学结构:王朝酮由C、H、O三种元素组成,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,是特定化学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丁酮气体密度
1、相对密度0.8054 g/cm3 丁酮 无色液体 。熔点-83℃,沸点76℃,闪点-2℃,自燃点516℃,相对密度0.8054 g/cm3。溶于约 4 倍的水中,能溶于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中。与水能形成恒沸点混合物(含丁酮87%),沸点 74 ℃ 。
2、在空气之上下。丁酮相对密度为42,空气相对密度为1,丁酮相对密度比空气大,即比空气重。因此,丁酮在空气之上下。
3、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:无色液体,有似丙酮的气味。
4、又称甲乙酮、2-丁酮。一般工厂称为MEK,无色液体。熔点-89℃,沸点 76℃,液体状态下相对密度0.8054(20/4℃时水=1),气体状态下相对密度42(空气=1)。溶于约4倍的水中,能溶于乙醇、乙醚等有机溶剂中。与水能形成恒沸点混合物(含丁酮 87%),沸点 74 ℃ 。
5、丁酮有称甲基乙基酮,化学式为CH3COCH2CH3,分子量为711。为无色透明液体,有类似丙酮气味。易挥发。
甲基异丁基甲醇的制备方法:
1、制备甲基异丁基甲醇的方法涉及多个步骤。首先,通过在碱性催化剂,如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的作用下,将丙酮压缩合转化为二丙酮醇,这一过程在低温(0-10℃)下进行,以提高转化率。
2、最后上步反应是异丙叉丙酮加氢生成4-甲基-2-戊醇。实际上,如果以镍或铜为催化剂,气相加氢在常压下进行的条件比较温和时,则得到较多的部分加氢产物甲基异丁基甲酮。当温度控制为170-210℃,氢与异丙叉丙酮的摩尔配比加大时,则较多获得完全加氢产物甲基异丁基甲醇。
3、甲基异丁基甲醇,也称为4-甲基-2-戊醇,其化学名称为甲基戊醇,或简写为甲基异丁基甲醇。在化学结构上,它对应于4-羟基-2-甲基戊烷的分子式,具体为C6H14O。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018,一个重要的识别标志是其CAS号,即108-11-2。
4、甲基异丁基甲醇是一种外观无色、表现出稳定性的液体。它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在摄氏零下90度,显示出极低的温度耐受性。沸点则相对较高,为132℃,表明在正常温度下,它不太可能蒸发。其相对密度为0.8083,当与20℃的水比较时,比水轻。它的折射率是4112,这是衡量光在其中传播速度的物理特性。
5、【方法1】取三支试管,分别加入丙醛、丙酮、丙醇。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。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,因为只有醇类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。【方法2】另取两支试管,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。然后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,并进行加热。
异丙叉丙酮怎么分解
加入强酸。一定浓度的异丙叉丙酮中加入强酸,使杂质脱水,可以使异丙叉丙酮分解。异丙叉丙酮即“4-甲基-3-戊烯-2-酮”,无色、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,有强烈的薄荷或蜂蜜气味,微溶于水。
-甲基戊烯酮(也称异丙叉丙酮)有两种异构体,其结构为:(A)CH 2 ==C(CH 3 )—CH 2 —CO(CH 3 ),(B)CH 3 —C(CH 3 )==CH—CO(CH 3 )。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在λ max =235nm(ε=12000)有强吸收,另一个在220mm以后无强吸收。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,并说明原因。
在酸性催化剂如硝酸、硼酸或苯磺酸存在下,将二丙酮醇加热至100-200℃进行脱水反应,转化率可达80-85%。然而,要防止二丙酮醇分解为丙酮,脱水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以回收丙酮。最后一步,异丙叉丙酮在温和条件下(如镍或铜催化,常压加氢)与氢气反应,生成4-甲基-2-戊醇。
中文名称:4-甲基-3-戊烯-2-酮,又称异亚丙基丙酮,或异亚丙基代丙酮,还有一种是氧化异亚丙基丙酮。英文名称:主要成分是甲基异丁基酮,包括α-和β-异构体的混合物,英文别名包括4-Methyl-3-penten-2-one, Methyl isobutenyl ketone, Mesityl oxide, 以及 Isopropylidene acetone。
-甲基-3-戊烯-2-酮,以其国标编号33588和CAS号141-79-7知名,中文名包括甲基异丁烯甲酮、异丙叉丙酮和异亚丙基丙酮。它的分子式是C6H10O,具体表现为无色、透明且具有强烈气味的油状液体。
异丙叉丙酮(Mesityl oxide)即“4-甲基-3-戊烯-2-酮”,无色、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,有强烈的薄荷[1]或蜂蜜气味,微溶于水,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。
78-59-1简介
1、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化学物质,我们将其称为异佛尔酮,它在中文中也有其他名称,如异佛乐酮或异弗尔酮。其英文名称为Isophorone,另外还有3,5,5-Trimethyl-2-cyclohexen-1-one这一命名。这个化合物在EINECS数据库中的识别号为201-126-0。异佛尔酮的分子结构相当独特,由碳、氢和氧三种元素构成。
2、性状方面,78-59-1是一种呈现出水白色外观的液体,散发出清新的薄荷香气。它的熔点为-1℃,沸点较高,达到212℃。在溶解性上,它微溶于水,但却能轻易地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。其密度相对较大,相对密度与水相比较为0.9230,与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77。其化学性质稳定,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。
3、异佛尔酮,CAS号78-59-1,是一种水白色液体,具备薄荷香味。它在化学反应中易氧化,生成环己双酮。在高温下,它可氧化成3,5-二甲苯酚。在光照条件下,易聚合成二聚体。异佛尔酮能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。在溶解性方面,异佛尔酮微溶于水,但能溶于醇、乙醚、苯类、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。
4、从毒理学角度看,78-59-1被归类为低毒类别,但其对粘膜和皮肤的***性较强。急性毒性方面,大鼠口服致死量为2330mg/kg,小鼠为2000mg/kg,兔经皮接触为1500mg/kg。对于人类,吸入浓度为228mg/m3的该物质1小时内可能导致眼鼻粘膜受损。危险特性上,78-59-1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易燃易爆混合物。
5、当发生78-59-1泄漏时,首要应急处理步骤是疏散污染区内的人员至安全区域,确保无关人员不进入。应急处理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和化学防护服以保护自己。泄漏物质可用水稀释后,排放至废水系统,或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,存放在密闭容器中,随后送至废物处理点妥善处理。
异丙叉丙酮的介绍
1、异丙叉丙酮(Mesityl oxide)即“4-甲基-3-戊烯-2-酮”,无色、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,有强烈的薄荷[1]或蜂蜜气味,微溶于水,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。
2、中文名称:4-甲基-3-戊烯-2-酮,又称异亚丙基丙酮,或异亚丙基代丙酮,还有一种是氧化异亚丙基丙酮。英文名称:主要成分是甲基异丁基酮,包括α-和β-异构体的混合物,英文别名包括4-Methyl-3-penten-2-one, Methyl isobutenyl ketone, Mesityl oxide, 以及 Isopropylidene acetone。
3、加入强酸。一定浓度的异丙叉丙酮中加入强酸,使杂质脱水,可以使异丙叉丙酮分解。异丙叉丙酮即“4-甲基-3-戊烯-2-酮”,无色、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,有强烈的薄荷或蜂蜜气味,微溶于水。
4、对金属无明显的腐蚀作用。 化学性质:亚异丙基丙酮分子中含有羰基和与羰基共轭的双键,故富有反应性。除具有酮类的一般性质外,还容易发生氧化、聚合等反应。与酸作用时生成双丙酮醇和丙酮。与稀硝酸作用生成草酸和乙酸。与稀硫酸作用生成丙酮。亚异丙基丙酮能进行α-,β-不饱和酮的各种反应。
关于异丙叉丙酮的密度和异丙叉丙酮在3种溶剂中的n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